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注音符號多元評量(一)

注音符號多元評量(一)
    
    小一新生入學前十週的首要任務,除了要讓學童順利的適應小學生活,還要在這十週內學會「注音符號」。因為注音符號是小一新生閱讀的工具,也是學習其他各科的媒介。學校為了檢視學童注音符號的學習情形,通常會在注音符號課程結束後(第十或十一週)安排一場注音符號測驗,且大多數是傳統的「紙筆測驗」。
   
     
        就評量的方式而言,紙筆測驗的確有其好處:節省時間、批改較易、給分較為客觀。如果題目出得好,的確能測出「某部份」的能力,例如:讀題的能力、拼寫的能力。

    這些「紙上的能力」,就是注音符號的全部了嗎?當然不是。有的學校會以「注音符號闖關遊戲」之方式來進行注音符號之總結性評量;一來寓教於樂,二來可以評量口說之能力,三來跟別人不一樣,有特色。其缺點是「華而不實」,花費太多時間、人力及物力,卻只評量出學童極少的能力。老師及學校為了設計闖關遊戲,準備闖關器具,製作遊戲教材均頗費時;活動進行期間,需大量人力支援,擔任關主及協助活動進行,好讓老師安心帶學童闖關;學童為了排隊等待闖關浪費不少時間,闖關時卻只需一、兩分鐘……表面上看來熱閙有創意很好玩,可別忘了,我們的目的是「評量」,大費周章之間,評量佔了多少呢?
    
    很多學校漸漸的發現了這點矛盾後,以「注音符號闖關遊戲」做為總結性評量者日益減少,評量的方式又回歸了「紙筆測驗」。

    筆者任教於低年段多年,有鑑於此,在注音符號的總結性評量上除了配合學校舉行之評量,亦會在班上舉行「注音符號語文競賽」,藉以評量學童在注音符號之能力。實施方式說明如下:詳見注音符號多元評量()

2 則留言:

  1. 的確如筆者所言,注音符號闖關活動勞師動衆,能評出的能力也很有限。就好像看醫生一樣,排很久只看二、兩分鐘。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