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真假新聞追追追





因 #新冠肺炎 疫情的影響,到處流傳著不知真偽的相關訊息。近期也傳出中國「五毛」網軍因散播許多不實假新聞而傳出調薪消息,令人髮指!面對排山倒海的假新聞旋風席捲全世界,不只影響成人世界,更戕害孩子的認知與判斷。為什麼人會相信假新聞?怎麼教孩子不會被假新聞所惑?本文引國語日報109.2.27「新冠肺炎謠言瘋傳,辨真偽不上當」一文,和孩子一同真假新聞追追追。


例如:

本次我們追查了三大謠言,包括:
質疑 1⃣:口罩的原料和衛生紙原料相同嗎?
事實查核1:行政院長蘇貞昌特別發文澄清,標題斗大寫著,咱只有一粒卡臣,不要囤貨、勿信謠言,下方特別解釋,衛生紙原料是紙漿產地來自南美,醫療用口罩是不織布產地在台,根本不一樣,就連總統蔡英文也發文,要破除假訊息,各大賣場也強調,目前衛生紙供貨穩定沒有缺貨。至於尿布和衛生棉,經濟部長沈榮津也發文,強調尿布和衛生棉原料中,只有口罩內層PP熱風不織布重疊,但產量大於需求,其餘原料都是不同款的不織布,生產設備也不同,大家不用過度恐慌,如果出現抬價的狀況,最高關三年罰30萬,現在搶買只會讓你虧錢。





質疑 2⃣:喝熱水能預防新冠肺炎,訊息屬實嗎?

事實查核2:

一、振興醫院院方及主任未發布此訊息。
二、專家指出,病毒在攝氏26到27度溫度下仍具有活性。
三、專家說,人體不會因為喝熱水就改變體溫,人體也不可能長期處在高溫環境中。喝熱水與預防病毒無關。
因此,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質疑 3⃣:氰化物能殺死新冠病毒嗎?

真相查核3:根據國家環境毒物中心的資料指出,氰化物(Cyanide)常和其他化學物質合成化合物,簡單氰化合物的例子有氰化氫、氰化鈉和氰化鉀。氰化氫是一種無色,帶有淡淡苦杏仁味的氣體;氰化鈉和氰化鉀兩者也都是會於潮濕的空氣中散發苦杏仁味的白色固狀晶體。氰化物和氫化氫常用以電鍍、冶煉、製造有機化合物和塑膠品、製成相片、薰蒸船隻以達到滅疫效果,同時也會用在一些採礦的過程。

指揮中心指出,氰化物會傷大腦、心臟,導致意識不清,抽筋、昏迷、休克,甚至死亡。請民眾收到來路不明的防疫資訊或偏方勿輕易相信或嘗試,以確保自身及他人安全,呼籲民眾切勿相信,也勿隨意轉發來路不明訊息,以免觸法。


面對假新聞,我們該教會孩子學會如何思辨呢?




看到一個令人激動的新聞,在分享轉發之前,你可以:
1. 想想來源:簡單調查來源的網站,看看這個網站的動機與內容。

2. 閱讀內文:標題通常為了點閱率而誇大,你應該繼續閱讀整個內容。

3. 確認發佈者:上網搜尋一下這個新聞的發佈者,他們是可信的嗎?他們真實存在嗎?

4. 其它佐證:點選文章中更多的連結,確認那些連結能佐證消息。

5.檢查日期與地點:重新發佈過久的舊聞、錯的地點,並不一定與目前現實相關。

6. 這是個玩笑嗎:如果新聞真的太誇張,上網深入搜尋該來源與發佈者。

7. 我帶著偏見嗎:想想是否因為自身的偏見,而阻礙了對新聞的判斷。

8. 請教專家:請教一位你能信任的專家,或尋找終結謠言的網站。

提升媒體素養教育,及早學習數位閱讀能力

學習要與時俱進,每個人都可以強化數位智商培育科技、新媒體素養,教大家了解新媒體的運作方式,以及避免被誤導。
「媒體素養」教育目標為使全民具備自主思辨能力與產生資訊的能力,從而以批判性角度去解讀各種媒體資訊、假新聞。若「媒體素養教育」不盡早在台灣受到重視,我們的下一代該如何面對未來的資訊社會,如何在這樣的廣告中,讓孩子能獨立思考,學會「尊重」,又如何找到藏在媒體裡頭的各種魔鬼?



參考資料來源:

翻轉教育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864

元氣網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8/4360893

國語日報獨享會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E5%9C%8B%E8%AA%9E%E6%97%A5%E5%A0%B1

2020年4月12日 星期日

善用各版本教科書


              臺灣現行一綱多本,但即使是「國語」這可自由選材的科目,各版本的課文間仍或多或少有其關連性,若可互相搭配使用,必能拓展小朋友的閱讀視野,而老師在進行課堂補充時,考不同版本的教師手冊對相同題材的教學詮釋,也能讓教學內容更為精彩。

一、同題材的補充
        各版本常會有相同的主題出現,如:旅遊見聞、認識臺灣、
        著名文學、典範人物、懷念家鄉、告別童年、關懷社會…..
         這便是個很好進行補充閱讀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