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2日 星期五

專業支持夥伴協作~~永順國小

        本團配合教育局政策,執行專業支持夥伴學校計畫,陪伴教師進行教學實踐與發展,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協助教師實踐課堂教學能力,有效應用教學策略,增進教學成效與確保學生學力品質。

    透過系統性專業增能共備,規劃系列國語文增能研習:
第一場323
    寒風細雨中,我們來到了永順國小,辦理這學年度的第一次夥伴協助學校研習。第一棒由副召利佳龍校長介紹學習扶助科技化評量系統,帶領永順的老師怎麼觀看小朋友的測驗報告並說明學習扶助的精神。
第二棒由玉娟輔導員接力,介紹閱讀的基礎—字詞教學,帶了很多的實務運用,透過創意、趣味化生字教學遊戲進而構詞,促使學童動腦激發創造力並習得、熟記生字及語詞。老師們都覺得很有趣!

2022年4月2日 星期六

弱勢學生的閱讀教學策略

                             

        臺中市幅員廣大,有些學校地處偏遠,除了文化刺激不利外,對於閱讀教學,教師也面臨許多推動上的困境。

        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兒童若能在學齡前奠下根基,透過大量閱讀,豐厚個人的知識背景,無疑的,進入小學後,更能開枝展葉,如海綿般吸收成長所需的養料,成就終身學習的能力。

        閱讀包含識字理解兩個過程,是以識字為基礎,以達到理解的目標。因此,小一新生入學後,教師宜做「識字量」及「識字流暢度」檢測(請善加運用教育部識字量測驗網站 https://pair.nknu.edu.tw/literacy/Page.aspx?PN=ExamWord),有利於學習低成就學生之後的補救教學。

        在教學現場進行閱讀教學的策略不少,但更重要的是閱讀理解策略需做好「分布練習」。彈性的針對不同地區、文化背景及個別差異的學生,做好適性教學。畢竟「適性教學」,是緩衝「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的最佳良策。尤其,這些弱勢學生有「類化」的困難,經常無法作「學習遷移」,更遑論能做好自我「理解監控」。

        基於此,在教學上,傾向建議善用「交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透過「預測、摘要、提問、澄清」等策略並兼重「小組合作」及「師生互動」,以提升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如Vygotsky所強調的由「他人調整」到「自我調整」的學習目標。

        除此之外,也建議運用在校優秀學長姊及社區家長的力量,利用晨光時間到班級作一對一的陪讀與指導,透過楷模學習及經驗傳承,真正的把每個孩子帶上來。進而達到新課綱所強調「自發」、「共學」、「共好」的全人教育理想。

 

 

2022年2月25日 星期五

推薦好用的資源~學習吧!

 還在苦惱線上教學的素材嗎?

近來因疫情的關係,許多教師都面臨線上教學的困境。

有些苦於線上教材的製作費時,有些苦於線上作業批改傷眼,

作業訂正一來一往相當耗時又沒有效率。

在這裡推薦大家一個好用的平台,學習吧!

筆者認為學習吧是國語文教學的好幫手,在這裡分享幾點使用心得:


一、課程分享、編輯都簡單:

         許多課程設計得非常完善,但在實際使用時,卻無法修改符合需要;而學習吧的好處就是,只要您將課程複製到您的資料夾,就可以自己進行素材的編輯、調整以符合需求。尤其現在各版本教科書都已將課文、朗讀、引導動畫影片建置完成,教師只要登入學習吧,就能簡單的把一學期的課程做初步規劃,若您想要以其他版本的課文來進行補充,那也是動動手指就能輕鬆處理的。


二、素材種類多元化的:

         學習吧的素材種類包括:網頁、影音連結、選擇測驗、圖文閱讀、畫線標記還有錄音功能。如此多元的素材種類,就是要讓老師在備課時,可以把找到的資源都有條理的打包在一個章節內,未來在使用時能一目了然、不會雜亂無章找不到。



        筆者最喜歡的就是錄音功能,以往教師想要檢核學生的口說表現,需要耗費相當的時間,孩子也礙於同學的關注顯得有些彆扭。但學習吧的錄音作業,可以可以多次重錄,錄到你滿意再交作業,而且一繳交系統就能自動核對發音正確與否給予回饋,這個功能讓孩子不需面對同儕關注的壓力,也能自己核對發音的正確性。從後台可以看到學生的錄製的次數、正確率與流暢度。這個功能常讓筆者有感動,原來給予適當的工具、害羞的孩子還是能有不錯的表現。




三、創新課程也方便

        如果老師想要自創課程,比如使用文章進行閱讀標記、提問,或者搭配短片進行引導,也都相當便利。筆者也在學習吧創立了一個公開課程<JUFI聊天室~討論語文大小事>,初衷是跳脫課本制式化的讀寫練習,提供孩子一個有趣的、可以擴充語文常識的活動。課程內容是搭配podcast的節目JU-FI聊天室,先讓孩子聆聽podcast,再透過閱讀測驗檢視孩子掌握重點的能力,最後提供相關主題的文本,讓孩子延伸閱讀或進行發表。有興趣的老師也可以搜尋複製使用哦!



        不管有沒有疫情的襲擾,數位化教學已經是個趨勢,分享一點心得,希望能減少大家在數位教學這條路上獨自摸索的時間。


2022年2月24日 星期四

香味/美感閱讀~閱讀,就該這般浪漫

                                     香味/美感閱讀~閱讀,就該這般浪漫

 

據說猶太人在孩子一歲時將蜂蜜塗抹到《聖經》上讓孩子舔,意在告訴孩子讀書是甜蜜事。此儀式的用意是,書本是甜的。書與味覺產生連結,深刻的種下甜美的閱讀種子,也讓孩子珍視書籍,而那一刻,書籍彷彿被賦予了生命根據世界人年均讀書量,猶太人愛書,平均每人一年讀書64本。以色列14歲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這個飽經苦難的民族拯救自己的祕密就是讀書。因此,在閱讀教育的過程中,閱讀團隊開始思考著,閱讀,是不是能更不一樣。我們在一篇文章裡,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可能性……

2022年2月20日 星期日

有關素養導向評量紙筆測驗的幾個觀察與迷思

 新課綱已經邁入第三年,老師們透過參加研習、實際教學、自主進修等,對於素養導向教學已漸漸能了解其四大教學原則: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營造脈絡化的情境學習、重視學習歷程、方法及策略、強調實踐力行的表現;而對於素養導向評量呢?其中的紙筆測驗呢?有些老師是自己察覺:教學要改變,評量應該要跟著改變!有些則是由每年的國中會考、大學學測結束後的新聞報導中去感受到,現在的紙筆測驗評量內容真的不一樣了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以童詩引領學生寫作

 


要啟發學生創造思考,透過寫作是很好的途徑,童詩因為短而且富意象,是寫作初期非常好的入手式。為幫助學童從閱讀到寫作,可以一句詩的創意造句導入:

   



如以上作品,用句子的分行成詩的型式,幫助學生在寫作上產生成就感,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防疫名畫仿作新「疫」義

 

新冠肺炎病毒席捲全球,不僅造成全球恐慌,也造成許多生活型態的改變,尤其在呼籲防疫的觀念上,更是各國政府防範新冠肺炎的主要推動目標。烏克蘭政府在去年為了推廣防疫觀念,請了一間廣告公司,將9幅世界聞名的畫作加入防疫的觀念,創作出非常具特色的防疫名畫文宣作品。

廣告公司Looma Creative受烏克蘭文化資訊部委託,以「隔離藝術」(Art of Quarantine)為主調,集結了9幅西方藝術史上名畫作二創的基底。所選的畫作中,無論是超現實、寫實或是古典主義風格,其共通之處在於畫中主角皆紛紛帶上口罩與手套。畫中巧妙結合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及落實消毒等防疫行為,將防疫重要性傳遞給每位民眾。這些「防疫名畫」文宣,不僅掀起討論,更確實達到傳播正確訊息的關鍵目的。

偶然的機會,筆者看到烏克蘭廣告公司的創意點子,覺得非常有趣,所以在視覺藝術課程中也融入這個創意,請學生在網路中找尋名畫,從中加入防疫的觀念並加以創作,也特別請學生書寫下自己的創作理念與想法,讓整個作品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