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兒童若能在學齡前奠下根基,透過大量閱讀,豐厚個人的知識背景,無疑的,進入小學後,更能開枝展葉,如海綿般吸收成長所需的養料,成就終身學習的能力。
閱讀包含「識字」與「理解」兩個過程,是以識字為基礎,以達到理解的目標。因此,小一新生入學後,教師宜做「識字量」及「識字流暢度」檢測(請善加運用教育部識字量測驗網站 https://pair.nknu.edu.tw/literacy/Page.aspx?PN=ExamWord),有利於學習低成就學生之後的補救教學。
在教學現場進行閱讀教學的策略不少,但更重要的是閱讀理解策略需做好「分布練習」。彈性的針對不同地區、文化背景及個別差異的學生,做好適性教學。畢竟「適性教學」,是緩衝「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的最佳良策。尤其,這些弱勢學生有「類化」的困難,經常無法作「學習遷移」,更遑論能做好自我「理解監控」。
基於此,在教學上,傾向建議善用「交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透過「預測、摘要、提問、澄清」等策略並兼重「小組合作」及「師生互動」,以提升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如Vygotsky所強調的由「他人調整」到「自我調整」的學習目標。
除此之外,也建議運用在校優秀學長姊及社區家長的力量,利用晨光時間到班級作一對一的陪讀與指導,透過楷模學習及經驗傳承,真正的把每個孩子帶上來。進而達到新課綱所強調「自發」、「共學」、「共好」的全人教育理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