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

共同備課──從課文到寫作指導


    「共同備課」是近年來最熱門的教學議題之一,但是「共同備課」到底要備什麼呢?

    其實,「共同備課」可以「備」的內容可不少,可以這樣說:凡是有助於有效教學實現的內容,都可以成為備課的內涵,包括:課文大意的摘取、生字語詞教學、朗讀教學、句型教學……。限於篇幅,此篇把焦點集中在「從課文到寫作指導」。 
    國小學生的寫作教學絕對離不開教師適切的引導,而引導過程中「範文」的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就現實情況而言,國語課本應該是學生最熟悉的「範文」,因此,若教師沒有額外提供學生欣賞、學習的範文,那麼最好的寫作教學就應該從課文切入。 
    如何從課文切入,從而進行一場有效的寫作教學?教師當然可以參閱教師手冊的內容,只是裡面撰寫的內容未必適合自己班上的學生、適合你的教學模式,若是能透過共同備課的對話,相信在教師同儕的腦力激盪下,便很快可以發展出一套適合自己班級使用的寫作教學材料。  
    以下提供有關「從課文到寫作」的共同備課經驗,與大家分享: 

    共同備課的首要工作當然就是「熟悉文本」,也就是熟讀課文,然後再想辦法從課文中汲取養分,挹注於寫作教學設計之中。 
    以六下國語為例,總共四個單元,內容如下: 
    第一單元:文學天地。包含一、春夜喜雨(唐詩)。二、最後一片葉子(小說)。三、魯冰花(小說或電影)。 
    第二單元:小故事的啟示。包含四、真正的獲得(故事)。五、季札掛劍(故事)。三、永遠的蝴蝶(散文)。 
    第三單元:快樂人生。包含七、荷葉正盛滿著水(散文)。八、珍珠鳥(散文)。三、和諧人生(散文)。 
    第四單元:感恩與祝福。包含十、祝賀你,孩子(散文)。十一、記憶拼圖(新詩)。十二、誠摯的祝福(散文)。 
    
    將課文與寫作教學結合,一般多是從內容著手(其實從課文的形式結構上著手,也是可行的方式),可以從單元名稱加以發想,也可以從各課的課文內容發想,並無一定的法則。經過幾次共同備課的討論後,學年老師決定從「單元名稱」進行分析,最終得到的寫作計畫如下: 
    第一單元:文學天地。搭配的寫作題目為「我最喜歡的一本小說」。 
    第二單元:小故事的啟示。搭配的寫作題目為「小故事大道理」。 
    第三單元:快樂人生。搭配的寫作題目為「我喜歡……」。 
    第四單元:感恩與祝福。搭配的寫作題目為「○○○,謝謝您」。(○○○為學校裡的人物,可以是校長、老師、工友等) 
    四個作文題目都緊扣單元名稱,如此一來,寫作和閱讀就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了。 

    整個學期的寫作計畫討論完成以後,接下來共備的老師可以進一步商討教案如何設計(也就是教學流程)。這部份不需要書寫詳案,只需共同討論出簡案即可,細部的教學活動就留給各班老師自行發揮。 
    以第三單元「快樂人生」,搭配的寫作題目為「我喜歡……」為例,本學年老師腦力激盪後,產生如下的教學流程:
 

一、引起動機
師:第七課「荷葉正盛滿著水」作者一家人一起做了什麼事情,得到了莫大的快樂?(雨後去荷花田散步)
師:第八課「珍珠鳥」作者做了什麼事情,讓他覺得很愉快?(養了珍珠鳥)
二:發展活動
師:這次的寫作活動配合第三單元「快樂人生」,作文題目是「「我喜歡……」,現在就請每個同學在紙上接寫「我喜歡……」。
師:有沒有同學願意發表自己接寫的句子?
(生:我喜歡下雨天。)
(生:我喜歡閱讀。)
(生:我喜歡唱歌。)
(生:我喜歡和媽媽一起睡。)
(生:我喜歡和爺爺下棋。)…….
教師請同學上臺發表自己的句子,並要求他說出喜歡的原因或自己相關的經驗(時間約一到三分鐘。學生發表的內容,很可能就會成為待會兒他下筆的題材)。
老師把同學的句子擇要書寫在黑板,例如「下雨天」、「閱讀」、「唱歌」、「和媽媽一起睡」、「和爺爺下棋」等。(若是有十幾個同學發表,黑板上就會有十幾個簡要的記錄。)
師:同學發表完以後,黑板上有這麼多項目,現在就請你選擇其中一個你最有興趣或最有把握可以發揮的項目,寫成一篇文章。若是你喜歡的項目不在黑板上,也可以當做題材來寫。(對於寫作能力稍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請他從黑板上挑選三個項目,放在文章中間三段,加上頭、尾兩段,即可完成一篇五段式的文章。)
師:現在請大家開始草擬寫作綱要。(國小學生建議寫四~五段)(教師行間巡視)
三、統整活動
有些學生比較早交,教師可以從中挑選優秀的作品,請學生上臺朗讀,和同學分享。  

從學生最熟悉的課文延伸到寫作教學,無疑是「閱讀與寫作」的最佳途徑之一,也是教師共同備課可以一起探究的主題。您,不妨也試試看喲!


2 則留言:

  1. 共備,對現場的老師們來說是很好的備課方式,可以集眾老師之優點、特色,對教材內容作最佳之準備,使學生有更好的學習。

    回覆刪除
  2. 教學現場著重於學生自學,教師共備亦可減輕每位教師備課的壓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