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用繪本閱讀生命教育之教學分享 ---打造一座故事園  王琇姿                
    讀好的圖畫書的孩子,一定對世界有不同的人生觀,能領略不同的真理和智慧。
                           ── 林良〈兒童文學作家〉


讓我踏進繪本(圖畫書)的花園裡,是在大學『兒童文學』這堂課。從知道繪本(圖畫書)、認識繪本、漸漸了解它,進而發現到它的美。此時又搭上教育部長曾志朗推動的公元二000兒童閱讀年列車,讓我更肯定閱讀的重要性,至此,我開始喜歡去翻閱圖畫書,也愛上圖畫書。因此,這也成為我班級經營中不可缺少的理念---推行閱讀。
圖畫、語言、文字是人類溝通情感,傳達思想的三大媒體,其中以圖畫〈包括插畫、攝影、圖表、標誌〉最能打破時間、空間和人際隔閡,是古今中外部分國籍、性別,均能相通的「視覺語言」。
『兒童圖畫書』是近代已開發國家非常重視的「兒童精神糧物」。圖畫書中蘊藏著足以吸引他們目光的影像和內容;透過逐頁的翻閱,孩子們可以振著想像的翅膀,打破時空的籓籬,到達無線可能的境界。
孩子一半因吃東西而長大,另一半因閱讀而成長。
                        ──白蒂莉雅〈兒童繪本插畫家〉
閱讀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透過閱讀汲取的營養素幫助其茁壯。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時,讓書走入孩子的生活中,就是閱讀的開始。然而,兒童需要師長引導閱讀方法,以避免掉入瑣碎的記憶性知識裡,若能汲取書中蘊含的真理,才能對生活中遭遇的各種議題有所啟發。
   繪本內容包羅萬象,如兩性教育、自我探索、家庭生活、生命教育、人道關懷、友情、想像、大自然、品格教育等,九年一貫課程強調的教育理念中、六大議題、十大能力均可利用找到適合的繪本介紹給孩子閱讀。因為圖畫書與兒童的成長過程深具意義:助長兒童的認知學習、啟蒙幼兒的圖像思考、培養兒童的審美素養、促進兒童的語文發展、強化兒童的社會適應、增進親子與師生關係、培養愛看書、愛讀書的文化習性等七項。
培養孩子的學習自主性是九年一貫很重要的內涵之一,因此,我試著用圖畫書來引導孩子,讓孩子由聽覺的童話→視覺的童話〈和書連結〉→觸覺的童話〈借書自己看〉→內化→閱讀習慣〈心靈好友〉→終身閱讀。把閱讀融入生活教育、課程當中。
此外,我試著將自己所蒐集的繪本(圖畫書)分類,建立一座教學用的故事園,園中的每一本書,整理成基本資料、內容摘要、繪本特色、關鍵字、教學應用、分類、經驗分享等。以下幾本則是我生命教育的教學故事園。
愛心樹

一、基本資料:

(1)書名:愛心樹 (The Giving Tree
(2)作者: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
(3)繪者: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
(4)譯者:鄭小芸
(5)出版者:星月書房
(6)出版時間:1995年【第一版】
(7)價錢:$280

二、內容摘要:

〝從前有一棵樹…她好愛好愛一個小男孩。〞男孩每天都會到樹前去吃蘋果、盪鞦韆,靠在她的樹幹上…樹覺得好開心。可是男孩一天一天長大,她對樹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樹則盡其所能地一再施予。

三、繪本特色:

沒有吸引人的顏色、沒有複雜的畫面…作者兼畫者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以最簡單的筆觸和線條以及簡單的文字,來表達樹和小男孩之間的關係。然而,在看似簡單的畫面當中,其實隱藏了許多特別的地方,需要仔細去觀察才能發現其中繪者的功力所在;而簡短的文字裡,更讓讀者感受到樹與男孩之間令人動容的情感。

四、關鍵字:

樹、寓言、溫馨、施與受、愛與被愛

五、教學應用(含延伸活動和學習單):

這是一本適合每一個年級層的繪本。
簡單的文字和繪畫,每個不同年級的學生都會有不同的感受,看到的點也不盡相同,所以,我會覺得這是一本沒有年齡限制的書。在低年級的小朋友當中,簡單的文字敘述,剛好可以配合他們限有語彙能力,或許沒有顏色的圖片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但是,這種以簡單筆觸所構成的畫面,是和低年級小朋友自己在畫圖時的表現方式是類似的,所以,應該還是可以得到小朋友的喜愛;更可以讓小朋友利用這種表現方法,表現在自己的美術作品上、日記裡或作文中…。
對於中、高年級的小朋友,老師可以開始試著去探討這一書中所要傳達的。老師可以讓小朋友自己去決定他們要將這本書的重點擺在哪裡,並深入去探討。在語文科上,可以要求小朋友試著去將改編成較豐富的內容…或是改變故事的結局等…。

六、分類(依“主題”):

    生命教育

七、經驗分享:

當我說這故事給一年級孩子聽時,他們都覺得樹好可憐,而沒有想到〝奉獻、服務〞這部分。若要帶這部分的意函,老師得多花時間和問題來引導。

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一、基本資料:

(8)書名: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9)作者:艾蜜麗‧弗利德
(10)    繪者:傑基‧格萊希
(11)    譯者:張莉莉
(12)    出版者:格林文化
(13)    出版時間:200033
(14)    價錢:$250

二、內容摘要:

本書是以第三人稱,敘述寫作的方式,由一個小男孩的觀點來看死亡。故事談到了葬禮的儀式、親人的行為,以及小男孩的心情起伏。

三、繪本特色:

本書的圖畫並不同於其他圖書使用畫筆的方式呈現,繪者格萊希運用深色的版畫,試圖將布魯諾置身在小角落,透過微小的身軀與巨大的人、事、物所形成的強烈對比,突顯小孩在面對死亡時的無助和無奈。

四、關鍵字:

‧生命教育、生死議題、爺爺

五、教學應用(含延伸活動和學習單):

適合對象: 國小低、中年級小朋友
‧ 問題討論: 參加喪禮的經驗、埋葬的方式
學習單: 我長得像誰?

六、分類(依“主題”):

    生命教育、死亡議題
威威找記憶

一、基本資料:

(15)    書名:威威找記憶
(16)    作者:梅‧法克斯(Mem Fox
(17)    繪者:茱莉‧維瓦斯(Julie Vivas
(18)    譯者:柯倩華
(19)    出版者:三之三文化事業
(20)    出版時間:19995
(21)    價錢:$280

二、內容摘要:

威威認識隔壁各有不同特色的老人,不過,他最喜歡的南西奶奶失去記憶了,他決心替她找回記憶。再詢問各個老人得知記憶是記得的、溫暖的、很久的、讓人哭的、逗人笑的、珍貴的之後,他找來了貝殼、懸絲偶、徽章、足球、雞蛋,要讓南西奶奶找回記憶。果然,這些東西讓南西奶奶想起了過去,找回了記憶,當然,這些東西也擁有威威的記憶。

三、繪本特色:

本書的內容給人溫馨的感覺,營造一個小孩與老人可以相處融洽的情境,也藉由排比句點出老人的歷練及外表,更將抽象的『回憶』具體化。它的文字相當的精簡,且豐富的形容詞及規律的句型讓書本更加的連貫有節奏感,有助於提昇小朋友寫作的流暢感。
另外在繪圖方面,全書採用一致的暖色調,讓整本書看起來更加的溫暖,書中人物的表情、肢體都當的生動,威威展現出孩子所有的稚氣與好奇,老人身材的特徵也刻畫的很細緻,表現出歷練感,卻也感受到老人可愛、活力的一面。本書利用水彩來上色,更有種溫柔的流暢及力量,圖文的搭配相當的清楚,位置也很恰當,一目了然、乾淨清爽。
不過,我覺得本書的寓意有些深,小朋友對回憶的感受可能也不是太深,所以需要教師的提醒及介紹,讓本書更豐富、多元。

四、關鍵字:

記憶、回憶、老人、親情

五、教學應用(含延伸活動和學習單):

(一)這是一個成長性的主題,可運用在綜合活動或是國語科的教學之中
1.    作文:與成長、經驗有關的題目,或是〝最難忘的事〞……,可作為引導性的故事,讓小朋友能走進回憶的隧道中。
2.    綜合活動領域:可搭配與家庭相關主題,讓小朋友找尋自己的記憶,如:一同和家人出遊的經驗、上學的經驗、參加活動的經驗……..,不管悲喜,還可加上照片,結合美勞,製作屬於自己的『記憶錄』。也可以引導小朋友將自己各階段的一些成長照片、獎狀、學習成果……..等整理起來,製作自己的『成長列車』。
(二)另外,此書呈現的另一主題為『老人與小孩』,祖孫的相處可能是生活的重點,進而讓小朋友學習尊重並樂於關懷沒有血緣關係的老人更具意義。我想,可以藉由此書請小朋友分享心中的老人是什麼模樣,以及與老人接觸的經驗,擴大心中愛的範圍。

六、分類(依“主題”):

生命教育、關心老人系列、關懷

§兒童生命教育參考書籍 §
書名
作者
譯者
出版社
祝你生日快樂
方素珍

國語日報
花婆婆
Porter,B.C
方素珍
三之三
雨小孩
Melmed,L.K
方素珍
三之三
我要一個妹妹

余治瑩
三之三
我還有一隻腳
周大觀

遠流
我的名字叫希望
周亞萍

小魯
不是我的錯
Kristiansson,L
周逸芬
和英
永遠愛你
Munsch,R
林芳萍
凌裕
他到天堂去了嗎
Romain,T
林熒
新迪
幫助孩子面對災變
Deskin,G&
Steckler,G
林憲正
新迪
威威找記憶
Fox,M
柯倩華
三之三
希望的翅膀
郝廣才

格林文化
精彩過一生
Cole,B.
黃迺毓
三之三
死亡九分鐘
Ritchie,G.G
陳健民
中國主日協會
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Fried,A.
張莉莉
格林
我永遠愛你
Wilhem,H
趙映雪
上誼
一千隻紙鶴
Coerr,E.
管家琪
月房子
夏日的溫柔
花井愛子
鄭清清
新雨
獾的禮物


遠流
鐵絲網上的小花


格林
外公


台英
樓上奶奶,樓下奶奶


台灣麥克
再見斑斑


漢聲




3 則留言:

  1. 善用繪本,即便如生死這樣大的議題,都可以讓孩子接受。

    回覆刪除
  2. 老師喜歡閱讀,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自然而然感染書香氣息,愛上閱讀,遨遊書海。

    回覆刪除
  3. 繪本是小孩進入閱讀的最佳選擇,也是值得成人一讀再讀的好讀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