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當中最大的癥結點,就是學生對於什麼是詩?詩到底長什麼樣?通常是沒有正確的概念。而對於多數教師而言,新詩的寫作教學卻也同樣面臨許多困難之處,包括:教什麼?怎麼教?甚至認為許多詩作自己都讀不懂,卻要去教學生寫詩,實在很心虛!
然而新詩教學並不是一座無法攻克的城池,她和其他的教學一樣,都是需要也是可以先行拆解的。透過教師適當的拆解,引導學生依循拆解後的步驟練習,雖不敢說人人皆能成為詩人,但每個人卻真的都有具備成為詩人的特質,只是要用對方法就是。
在此簡單分享我個人在新詩寫作教學之所得,以高年級為例。首先,教師必須先了解所有新詩所具備的兩大要素:虛(看不見的)和實(看得見的)。虛要實來表現才清楚,即寓情於景;實要加一點虛才會生動,即觸景生情。例如:「你到底愛上誰?」「你的脣碰過誰的口水」?前者只有虛(看不見的),後者只有實(看得見的),都不算是詩。若改成「你的脣抹過誰的愛?」就是實加上虛,詩的要素就存在了。另外,像是「你的名字我天天念著/五十年都無法忘記--非詩」「你的名字化作金絲銀絲/半世紀將我圍纏--詩」。
因此,當學生對於虛和實的概念建立起來後,並且懂得虛實交融乃寫詩之必然,接著我們就開始練習換詞填寫。例如:燙燙的稻穀→燙燙的幸福;與對手拔河→與永恆拔河;給他一把梯子→給夢一把梯子。待熟練後再練習句型。例如:窗子打開/讓風進來→窗子打開/讓愛飄進來;或是 打開/ 下來。
積句才能成詩,先從短詩著手,再練習較長的作品,所謂滾石不生苔,因此除仍需常練習始可熟能生巧外,也需切記欲速則不達,唯有紮實的基礎,才能成長茁壯。
詩是有亮點的句字,此教學讓意象突出,很能增加學童的信心。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