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日 星期三

用不同角度看世界--以〈生命中的大石頭〉為例

「觸景生情」、「托物起興」,面對這大千世界,每人所察、所感、所想必有不同,課本只應是個學習媒介,而不該是不可撼動的聖經。課堂上,我們不妨以課文為引子,以此帶動學生更多元的想法。以下,便以〈生命中的大石頭〉此課為例。

一、課文預測
        課文中,「大石頭」代表的意涵和我們平時所習以為常的聯想不同,因而課前我們
        可先讓小朋友說說看,他認為生命中的大石頭應代表什麼。




二、課文實驗


       
       媽媽將寬口罐子擺在桌上,然後把那些大石頭全都放進罐子裡,而石頭疊起來的高度剛好到罐口。媽媽問我:「這個罐子是不是放滿了?」
  我點頭說:「是。」
  媽媽又拿起一桶小石子,倒了一些在罐子裡,搖了搖,小石子紛紛落到大石頭之間的空隙。媽媽笑了笑,問我:「罐子現在滿了嗎?」
  現在,我只敢回答說:「不一定。」
  「很好。」接著,媽媽把一大瓶沙子倒進罐子裡,只見沙子也都跑進小石子之間的空隙。媽媽再一次問我:「罐子滿了嗎?」
  我已經學聰明了,喊說:「沒有!」
  「好極了!」媽媽到廚房去取來一小盆的水,將水倒入罐子,直到水幾乎溢出罐口。媽媽問我:「看完這場表演,你有什麼想法?」


三、課文中,實驗的啟示
       ☆ 作者的初步看法:充分利用空檔
       ☆ 媽媽的引導1:要事第一(要先放大石頭,順序顛倒會放不下)
       ☆ 媽媽的引導2人生規畫→生命中必須擺在第一位的事

四、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同個事件,大家的想法難道都一樣?作者最初的聯想便和媽媽的不同,因此,我
        可再以不同的切入點引導小朋友。

    1、點一盞心燈(節錄)   劉 墉  

    徒弟去見師傅:「師傅!我已經學足了,可以出師吧!」  
    「什麼是足了呢?」  
    「就是滿了,裝不下去了。」  
    「那麼裝一大碗石子來吧!」徒弟照做了。  
    「滿了嗎?」師傅問。  
    「滿了!」師傅抓來一把砂,攙入碗裡,沒有溢出來。  
    「滿了嗎?」師傅又問。  
    「滿了!」師傅抓來一把石灰,攙入碗裡,沒有溢出來。  
    「滿了嗎?」師傅又問。  
    「滿了!」師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沒有溢出來。  
    「滿了嗎?」  
    「……」

    同個實驗,但這邊卻是跟我們說「學無止境

      2、連結於日常生活: 到吃到飽餐廳不要先喝汽水


五、小朋友的聯想
  
        由最初的課文預測,到實驗的多方啟示,我們發現創意該天馬行空的,個人的心
        得、聯想應不受拘束。接著,也可試著讓小朋友聊一聊對這實驗的看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