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聲琅琅,涼風習習。」時序入秋,在服務多年的學校,此刻正進行一場全市的國語文公開課。
即使自己已近32年的教學資歷,但對於從事班級經營與教學,從不認為是一件簡單的事。原因在於:社會一直在變,在轉變的同時,家長的教養、學生的需求,總是在以學校為核心的教育螺旋中打轉、碰撞。在這動輒得咎的氛圍裡,教學者是否還維持著防禦型的教育在生活,還是在生活中,依然保持著最初的教育初心呢?
多年來我總認為要學生多讀書、多學習,就必需要以內在的心理需求為動力來驅使,這似乎與十二年國教的精神〜需在課程中,營造生活情境,鋪陳教學脈絡的理念不謀而合。
從事國語文深耕的教師,必然有一顆柔軟的人文之心。這顆心可以驅動自己崇尚自然、坦率質樸的信念。而在這份信念之下,個人的教育風格,會自然而然的融入班級經營與教學中。
多年的專業,只是個支持;多元的教材,只是個工具。師生長期相濡以沫,培養起來的敦厚情誼,才能在教學的歷程中,面對許多教學驚奇,學生的呼應,彈性的順勢轉化為教學者與學習者都能汲取的養分。這是質性的傳授,無法量化的技術轉移。
節氣「霜降」下週將翩然降臨,但教室依舊溫暖,不覺寒意。我總相信,帶人帶心,給孩子溫暖、關懷與照顧,即使隆冬季節,教室依舊充滿一片祥和氣氛,讓人得以聆聽孩子開朗的笑聲與童稚的話語。或許這才是教育生涯中,可以讓身體保暖的一帖良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