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文本分析案例分享

 

在這個凡事講求素養的時代,國語文的教學很容易被生活情境的運用模糊焦點。 

但,凡是素養必根基於基本的學科知識,再加上能力(閱讀策略)與態度(對語文的喜愛)來養成。對於國語文教學來說,分析的能力就是教師要達到素養教學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筆者在參加課文本位教學研習後,對文本分析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深深感受到文本分析的層次是決定語文教學的內涵的關鍵。在此以南一五上第八課<美,是一種感動>的文本分析與教學心得大家分享。

筆者在一開始,只能抓到課文開頭的提問,以及作者在後續的分段中的回答(論點1、2),對於第三段的定位,與第四段論點的掌握,及後續意義段的區分上,卻始終有種霧裡看花的迷惘。

經過再三咀嚼後,發現本文除了在意義段的大架構符合三大要素-論點、論據、結論外,其實在每一個提出論據的段落寫法,也隱含著這三大要素。

這個發現讓筆者有豁然開朗的感受,在教學時便利用電子白板輔以色塊區分,讓學生清楚的看到議論文的寫作的架構,以利後續進行作文仿寫。









 

 在整個課文的提問設計上,一開始很容易陷入枝微末節的混亂。

    直到參考王政忠老師的MAPS分析與網路文章後,終於找出自己心目中

最想滿意的課文分析架構。最後,整理想要教導的重要概念,透過學習單

的設計,引導學生認識議論文,並對課文結構進行分析,練習繪製心智圖。 

 


(附上學生兩人一組心智圖繪製作品)


文本分析需要不斷的回到文本,持續的與自己對話,
雖然折磨,但卻有一種讓文字愈嚼愈香的魔力,讓人著迷不已。
孩子們在上完課,進入心智圖繪製時,也都興致盎然,覺得自己功力大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