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去參加一場閱讀教學領導工作坊,研習前原本是設定要學習如何在學校帶領同仁進行閱讀教育的規劃與執行的方式,不過整場研習下來,除了原本的期待之外,也有許多意料之外的收穫。
曉華在班上就是一個能言善道、口齒伶俐的小女孩,平時上課也算認真;齊文在班上則是一個閱讀習慣很好且閱讀量算大的孩子,但他們卻都有一個讓導師覺得很納悶的問題,就是國語考試成績中等或偏下。像曉華或齊文這樣的孩子,在許多班級都會出現,而他們也常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國語考試的成績表現總是不如預期。
若以Gough和Tunmer(1986)的主張來看,他們認為閱讀理解是文字解碼能力和語言理解之間的乘積。也就是:
RC=D×L
在公式中,RC是指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D是指解碼能力(decoding),而L是指語言理解(language comprehension)。這個公式所提出的概念是:影響閱讀理解表現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就是解碼能力太弱,也就是識字量不足;另一個原因就是語言理解能力或說是聽覺理解能力不佳。亦即,當一個學生識字量不足,但是語言理解能力很強,他在閱讀理解的表現仍然是不好的;反之,若是他的識字量很大,但是語言理解能力卻不佳,那麼他在閱讀理解的表現也是會有問題。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D和L之間是乘號而非加號。因為兩位學者認為充足的識字量以及良好的語言理解能力,是必須同時兼備,才能有效提升閱讀理解的表現。若只有其中一項表現好,是無法改善閱讀理解的表現的。當然也就解釋了一開始我所提到的問題成因。
而從108課綱的國語領綱中,我們發現低年級(第一學習階段)要學會的生字量是比九年一貫時期還要多,每課約多出五個生字,而且國語課也較之前的課綱的規定每週多了一節。換言之,我們可以知道要在低年級甚至更早,首要之務就是先提升學生的識字量,並利用發表、對話等多元的方式來增加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如此才能改善他們的閱讀理解表現。
尤其從閱讀發展階段論來看,幼兒至小三階段的孩子,就是利用口語能力來學習閱讀為主,若能善用此一階段來大量提升他們的識字量,並透過發表、對話等多元的方式來增加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也就是先知道學生如何學,才來想如何教學生,相信在近年小一新生入學時總會出現的「馬太效應」註1就能減少。
註1:「馬太效應」為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之現象,即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若是用在教育方面,則是心理學家(Keith E. Stanovich)所指早期成功獲取閱讀能力,通常會導致做為學習者成人後的成功的現象,反之若沒有在頭三年或四年中獲得一定水準的閱讀能力,將可能造成長期的或學習不同新技能的困難。